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巨细胞包涵体检测方法,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取患儿的尿液及其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巨细胞包涵体,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阳性,即巨细胞病毒感染,未找到巨细胞包涵体为阴性.结果:31例新生儿黄疸,巨细胞包涵体检查阳性21例,阳性率为67.7%;巨细胞包涵体阳性患儿母亲的尿液、乳汁和唾液标本,巨细胞包涵体阳性率分别为100%(21/21)、42.9%(9/21)、23.8%(5/21);30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巨细胞包涵体检查可明确巨细胞病毒感染,确定产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其母亲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心肌酶水平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水平
新生儿黄疸
表达
临床意义
母亲巨细胞病毒 DNA 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人巨细胞病毒
荧光定量PCR
乳汁
血液
晚发性宫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新生儿死亡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人巨细胞病毒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婴儿, 新生
新生儿黄疸与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定量关系的研究
新生儿黄疸
母乳
人巨细胞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黄疸巨细胞包涵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2.17
字数 18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507.2005.01.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洪 70 195 6.0 10.0
2 郑小丽 11 59 3.0 7.0
3 侯英荣 27 133 5.0 10.0
4 赵淑景 10 32 3.0 5.0
5 石海香 19 8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黄疸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