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生物法处理酸性硫酸盐废水的效果,采用间歇试验对生物还原体系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加入单质铁(Fe0)对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pH>6.5的中性偏酸环境最适合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长代谢,降低pH值会抑制反应的进行,且初始pH值越低则抑制作用越强.Fe0对硫酸盐还原过程有强化作用,可使体系承受更大的酸性负荷,并明显缩短了反应延迟期,但是对硫酸盐的还原反应速度、最终去除量和还原率几乎没有影响.废水pH值随着硫酸盐还原反应的进行而提高,经过SRB处理后最终可达7.0以上.加入Fe0的体系进行硫酸盐还原反应所消耗的COD较少,△COD/△SO2-4 为0.91~0.98.
推荐文章
硫酸盐还原菌和零价铁协同处理含铀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零价铁
含铀废水处理
柱实验
硫酸盐生物还原和重金属的去除
重金属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还原
硫酸盐
大豆为碳源厌氧法处理酸性硫酸盐废水的研究
大豆
硫酸盐还原菌
酸性硫酸盐废水
SRB法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试验研究
硫酸盐还原菌
硫酸盐废水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质铁强化生物还原法处理硫酸盐废水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单质铁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602.2005.0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福洲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8 178 8.0 8.0
2 康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44 990 17.0 30.0
3 冯颖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0 282 8.0 10.0
4 孔琦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5 142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0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性硫酸盐废水
硫酸盐还原菌
单质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