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板栗贮藏中分离得到5种主要致腐病原菌:轮枝菌属(Verticill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组丝核菌属(Phacodium)、青霉菌属(Penicillum)、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对主要致腐病原菌Verticillum、Rhizoctonia、Phacodium的研究表明,低温偏酸条件对3种菌的抑制作用强,对降低板栗贮藏期的栗实腐烂率相对比较有效.药剂贮藏试验表明,以带栗苞用0.1%甲基托布津沙藏和0.1%甲基托布津加2.4-D药液浸栗苞贮藏的效果较好,其防腐效果分别为92.69%和89.01%.
推荐文章
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果树腐烂病
发生
症状
防治
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褐飞虱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核桃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核桃
腐烂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桃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桃树
腐烂病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栗仁褐变腐烂发生原因及防治研究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栗仁腐烂 原因 防治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土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4.2|S609+3|S436.64
字数 2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5.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国元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36 210 9.0 12.0
2 邓青云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39 162 7.0 10.0
3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 35 289 10.0 16.0
4 彭军 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栗仁腐烂
原因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