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液化石油气作碳源、炭毡作增强体,在坯体中埋置导电层诱导产生温度场和电磁场梯度,在自行设计的多元耦合物理场CVI炉中制备C/C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热解炭的显微结构,用XRD表征了材料的石墨化度和微晶尺寸等结构参数,所有样品均为一次性沉积所得,其增密曲线是采用把坯体密度与在线电阻进行拟合所得.研究了沉积温度、碳源气体分压对增密速度和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对物理场的耦合机理和热解炭的沉积机理作了探讨.研究表明,多元耦合物理场CVI工艺增密速度快,沉积20h,试样的密度达到1.71g/cm3;除了能获得中等织构的光滑层(SL)和带状结构的热解炭,还可获得高织构的粗糙层结构(RL)热解炭,在2300℃、2h热处理后,其石墨化度达到77%以上.
推荐文章
新型隔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隔热材料
炭/炭复合材料
低密度
影响因素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炭
复合材料
无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多元耦合场CVI法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分析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快速致密化
密度均匀性
炭/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炭/炭复合材料
热解炭
热导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耦合物理场CVI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机理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耦合物理场CVI C/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快速增密 机理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12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331
字数 4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5.05.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伯云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607 8891 43.0 60.0
2 张福勤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564 14.0 22.0
3 黄启忠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61 1430 20.0 30.0
4 苏哲安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7 375 11.0 16.0
5 谢志勇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285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耦合物理场CVI
C/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快速增密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