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出蛰到再次冬眠期间基本上呈直线下降,在8月之前种群中均有新添加的数量,以后未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雌雄性比一般大于1,在繁殖季节基本接近于1.
推荐文章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资源
威胁因素
保护对策
利用触发相机在中国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追踪华南虎
触发相机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华南虎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油脂植物
资源调查
地理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种群监测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华南湍蛙 种群监测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4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9.5
字数 27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05.03.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道德 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16 240 8.0 15.0
2 熊建利 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3 84 3.0 3.0
3 康祖杰 6 31 3.0 5.0
4 廖庆义 4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南湍蛙
种群监测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