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模型的方法定量研究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与黄河关系.在黄河影响带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将黄河作为地下水系统的混合边界条件处理,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FEFLOW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模拟模型.以模型为工具,重点评价了原阳水源地规划开采规模为40×104m3/d情况下,地下水流场和动态的变化趋势,计算了黄河侧渗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场在开采10年后趋于稳定,地下水最大水位降深为20m,激发黄河水对地下水为补给量为1.02×103m3/a,占水源地开采量的69.7%.本研究还计算了8个规划新建和扩建傍河水源地条件下地下水变化趋势和黄河侧渗量的增加量.研究表明,黄河对于研究区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新建和扩建傍河水源地新增地下水开采量4.86×108m3/a是有保证的.
推荐文章
黄河悬河的形成演化研究
黄河
悬河
特征
要素
演化阶段
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研究回顾
地上悬河
断流
水文泥沙
环境地质
水资源
自然改道
决口
黄河
黄河下游悬河温县段河水位变化对侧渗的影响研究
温县
地下水资源
悬河
侧渗量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段开采条件下侧渗量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黄河 黄河影响带 侧渗量 地下水模型 水源地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1.8|P641.1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5.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云章 23 331 8.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黄河影响带
侧渗量
地下水模型
水源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