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评述近年在西方迅速发展的有关早期电影的理论,指出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体系虽然挑战封闭式的经典电影理论(如心理分析-符号学、形式主义-认知学),成功地将电影文化与都市现代性在公共空间领域里紧密结合起来,但她描述"独特的"上海默片缺乏历史、文化的具体性,而其以动感为基础的"集体感官机制"学说也有待与意识形态批评做进一步的对话,以推进电影的新文化史的研究.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探析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关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理论研究评述
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思潮
新现代主义语境下苏州博物馆建筑符号分析
新现代主义设计
苏州博物馆
建筑符号
地域传统文化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30、40年代中国小说
现代主义
中国小说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
来源期刊 当代电影 学科
关键词 电影理论 早期电影 白话现代主义 集体感官机制新 文化史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重写电影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9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4646.2005.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英进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系 20 120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影理论
早期电影
白话现代主义
集体感官机制新
文化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电影
月刊
1002-4646
11-1447/G2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
2-76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6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21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