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讨论了与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有关的4个问题.(1)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具有纵向分带、横向分段和垂向构造分层的特征:纵向上由南至北可分为逆冲推覆构造带、基底卷入褶皱-冲断带和滑脱型褶皱-冲断带三个带;横向上,基底卷入褶皱-冲断带从西至东按横向调节带分为5个段,构造特征表现为反冲断层从不发育到向南反冲的位移逐渐增大、反冲断层所滑脱的层位亦逐渐加深;滑脱型褶皱-冲断带以红车断裂为界划分为西段和东段,西段构造运动弱,构造变形具双层结构;东段构造运动较强,发育大型冲向后陆的反向逆冲断层,构造变形多具有3层结构.(2)逆冲断层-褶皱类型按其形成机制分为基底卷入型冲断-褶皱、滑脱型冲断-褶皱以及基底卷入-滑脱混合型冲断-褶皱3大类,其中,基底卷入型冲断-褶皱的特征是褶皱作用发生在逆冲断裂之前,而滑脱型冲断-褶皱以冲断和褶皱同时或冲断层先于褶皱形成为特征.(3)本区存在横向和纵向传递带.横向调节带一般分布于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主要为左旋走滑断层;纵向传递带分布于滑脱型褶皱-冲断带,以逆冲断层系斜列分布和位移纵向斜列传递为特征.(4)褶皱-冲断带形成的主控因素主要有:近南北向的水平挤压作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末和晚侏罗世末发生的构造变形以及古近系、下白垩统和下-中侏罗统发育的三套异常高压泥岩层相关的滑脱作用.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构造建模与玛河气田的发现
准噶尔盆地南缘
霍—玛—吐构造带
构造建模
玛河气田发现
变速成图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应用
准噶尔盆地
构造
地震勘探
基准面
填充
速度
数学模型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与技术
准噶尔盆地
地震勘探
地表
调查
方法
试验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子雨特征
梭梭种群
种子雨密度
时间动态
空间格局
准噶尔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分析
来源期刊 地学前缘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 冲断-褶皱的类型 调节带 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南缘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含油气盆地中的构造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2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E121.2
字数 92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2321.2005.04.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46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31)
二级引证文献  (344)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3(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4(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5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8(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20(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
冲断-褶皱的类型
调节带
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南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学前缘
双月刊
1005-2321
11-3370/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