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二维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粒子动力学模拟中空间电荷作用的计算.并比较了以时间为自变量(t-code)和以纵向位置为自变量(z-code)的两种动力学模拟程序;针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洁净核能项目中的射频四极(RFQ)加速器结构参数,给出了单束加速和正、负离子束同时加速两种情况下,t-code和z-code模拟得出的传输效率.结果表明,当束团的相位宽度大或能散大时,z-code在计算空间电荷作用时会引入相对较大的误差,从而应该使用t-code来进行动力学模拟,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推荐文章
Z'code:一种新的云数据精确修复方法
云存储
多云
精确修复
数据隐藏
高流强RFQ质子加速器研制
强流质子束
射频四极加速器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
强流RFQ加速器设计中两种设计程序的结合
RFQ束流动力学
Lidos.RFQ程序
Parmteqm程序
北京大学RFQ加速器研究进展
射频四极场
整体分离环RFQ
分离作用RFQ
四翼型RFQ
四杆型RFQ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IC方法在RFQ加速器z-code和t-code模拟程序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空间电荷作用,t-code,z-code,射频四极(RFQ)加速器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低能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53
字数 5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5.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郁正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53 252 9.0 12.0
2 傅世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4 54 4.0 5.0
3 邢庆子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3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C(Particle in cell)方法,空间电荷作用,t-code,z-code,射频四极(RFQ)加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