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在心脏疾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和携带心肌肌浆网Ca2+-ATPase(SERCA2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导入HF+EGFP组和HF+SERC42a组大鼠心包腔内,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荧光显微镜下检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和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肌浆网Ca2+-AT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F+EGFP组大鼠心肌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弥漫的绿色荧光.HF+SERCA2a组大鼠心肌表达心肌肌浆网Ca2+-ATPase蛋白明显高于HF组和HF+EGFP组大鼠,因而,其心功能也较另外2组大鼠明显改善,达到正常大鼠的水平.结论: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SERCA2a基因转导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医院的治疗体会
心力衰竭,充血性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治疗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应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慢性心力衰竭
应激
血红素氧合酶
大鼠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黄芪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包腔 手术 基因治疗 肌浆网Ca2+-ATPase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4-6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4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5.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 73 488 12.0 19.0
2 刘秀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 86 802 16.0 22.0
3 刘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超声科 150 775 12.0 22.0
4 孙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 13 74 4.0 8.0
5 惠海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 2 3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
心包腔
手术
基因治疗
肌浆网Ca2+-ATPase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