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认长春地区是否莱姆病疫源地.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莱姆病人群特异IgG、IgM抗体,全沟硬蜱中肠伯氏疏螺旋体培养.长春地区全沟硬蜱733只,用BSK 33℃培养,获得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物278株,用兔抗美国B3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针对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M7,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进行试验.其结果与美国菌株稍有差异,同国内分离株M7相同.血清学调查298人份,15人阳性,平均感染率为5.03%.结果长春地区莱姆病疫源人群、家畜、动物感染莱姆病.结论首次确认长春地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推荐文章
天津地区莱姆病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莱姆病
生物媒介
动物宿主
疫源地
锡林郭勒盟草原莱姆病疫源地调查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粤东莱姆病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台湾角血蜱
动物宿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春地区首次发现莱姆病疫源地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工程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莱姆病 疫源地 血清学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
字数 2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199.2005.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红 10 87 4.0 9.0
2 王春生 23 60 5.0 6.0
3 万康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72 392 10.0 14.0
4 杨修军 36 111 7.0 9.0
5 杜占森 8 36 4.0 5.0
6 杨学敏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4 52 3.0 4.0
7 刘万余 1 3 1.0 1.0
8 郭云霞 1 3 1.0 1.0
9 张兴文 1 3 1.0 1.0
10 戴晓霞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莱姆病
疫源地
血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工程学
双月刊
1671-4199
22-1333/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12-12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