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在北京的城区和郊区各选择10户家庭,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采样,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室内、外空气中的NO2和SO2浓度.于2001年和2002年的采暖和非采暖季节各采样1次,每次连续3 d.结果用被动式个体采样器采样检测的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采样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室外空气中NO2和SO2的浓度高于室内,其中冬季城区的NO2和SO2,夏季城区的NO2和郊区的SO2,室内外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冬季城区室外大气中NO2和SO2和室内的NO2浓度显著高于郊区,室外大气的SO2浓度是郊区的3.14倍,但是室内SO2的浓度则低于郊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夏季城区室内外大气中的NO2浓度均显著高于郊区;2002年城区大气环境中SO2浓度比2001年明显下降.结论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动式个体采样器在监测空气中NO2和SO2浓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环境与健康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被动式个体采样器 离子色谱法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22.2
字数 3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914.2005.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金良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46 869 16.0 28.0
2 郭新彪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132 1697 24.0 35.0
3 王心宇 17 100 5.0 9.0
4 李艳红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被动式个体采样器
离子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月刊
1001-5914
12-1095/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6-22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