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亚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行全部或部分结肠切除术和暂时性回结肠造口术,8~12周后闭合回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于第1次手术时将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预防粘连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照组);B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1%亚甲蓝10 ml;C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抑肽酶10万U;D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l%亚甲蓝10 ml及10万U抑肽酶.于第2次手术时观察各组腹腔内粘连程度.结果对照组中粘连发生率为83%,亚甲蓝和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而亚甲蓝加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仅为15%,明显较其他3组低,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内给予亚甲蓝或抑肽酶能降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显著.
推荐文章
抑肽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抑肽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腹膜粘连
小鼠
抑肽酶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抑肽酶
控制性降压
鼻内窥镜手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肺的保护作用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脏
乌司他丁
抑肽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甲蓝和抑肽酶联合应用防治术后腹腔内粘连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亚甲蓝 抑肽酶 腹腔 粘连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1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05.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晓明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5 12 2.0 3.0
2 刘瑞华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10 64 5.0 8.0
3 曹天生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33 139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甲蓝
抑肽酶
腹腔
粘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