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机制.方法选择2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和对照组(n=110);对照组接受颅脑手术、脱水、止血、抗炎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高压氧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检测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的平均血液流速(Vm)、血液流速(Vs)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检测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并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组10 d后MCA PI指数明显下降(P<0.01);TCD检查MCA的Vm从(67.5±2.9 ) cm/s 降至(52.1±2.1) cm/s,血浆ET值从(85.78±10.27) ng/L降到(59.85±10.69) ng/L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78.13±11.01) 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GCS)评分及预后(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能明显缓解原发脑损伤的脑血管痉挛,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降低颅内压,改善伤者的预后状态,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
肺部感染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颅脑损伤
高压氧
护理
43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颅脑损伤
中重型
高压氧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压氧 脑损伤 内皮素 多普勒超声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35,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15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5.03.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煜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神经生理学研究室 44 102 5.0 6.0
2 陈贵阳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压氧科 3 12 2.0 3.0
3 王东军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神经生理学研究室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压氧
脑损伤
内皮素
多普勒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