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分布特点及其临床相关意义.方法在我院所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胶片1600例中,随机取出连续的600例,在读片机上选出黄斑区拱环清晰或黄斑无血管区、微血管的显影走向清晰者34例(34只眼).统计黄斑中心凹微血管、中心凹旁区微小血管.t检验.结果黄斑中心凹及其水平上、下象限微血管平均支数分别为:6.74±1.48(4~10枝)、2.53±0.79(1~4枝)、4.18±1.11(2~6枝).下象限微血管、微静脉的支数都显著多于上象限(P<0.01).中心凹旁区小血管参与中心凹微血管的可能性为55.87%(219/392).结论近二分之一的中心凹旁区微小血管参与中心凹微血管的组成.中心凹水平下象限微血管、微静脉显著多于水平上象限(P<0.01),这可能是临床上视网膜颞下静脉塞阻时,预后较视网膜颞上静脉阻塞差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在眼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生物标志物
维吾尔族及汉族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对比研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中心凹厚度
性别
维吾尔族
汉族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膀胱肿瘤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斑中心凹微血管统计及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斑 中心凹/中心凹旁区 微血管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05.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贻转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27 130 7.0 11.0
2 陈利荣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14 106 5.0 10.0
3 周宇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27 178 8.0 12.0
4 高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20 125 6.0 10.0
5 袁铸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17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斑
中心凹/中心凹旁区
微血管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