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8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分别为短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微球菌属;对4个石油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壤样品中嗜油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污染严重的土壤样品中嗜油菌的数量相对较多;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切胶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受污染的土壤中,Mycobacterium和Bacillus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样品中分布的较为集中,Flavobacterium和Azospira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中丰度较高.属于Betaproteobacterium类群的细菌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占有优势,同时还有一些不可培养的菌群存在.气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程度及污染物中芳香烃类的含量对细菌多样性有着显著影响.在石油污染程度高,芳香烃类含量高的样品中细菌的多样性相对较低.
推荐文章
小黑麦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细菌群落与石油烃降解的影响
石油污染盐碱土壤
细菌群落
小黑麦
石油烃降解率
高通量测序
长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石油污染
土壤
生物种群
高通量测序方法
两株真菌的分离及其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石油降解真菌
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烃降解率
脱氢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石油污染土壤的细菌多样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分离鉴定 菌群多样性 DGGE 测序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4-3322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3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1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永革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8 278 9.0 16.0
2 郭俊 28 518 11.0 22.0
3 岑英华 28 598 14.0 24.0
4 孙国萍 58 1072 19.0 31.0
5 邓穗儿 7 116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油降解菌
分离鉴定
菌群多样性
DGGE
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