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果把苏联解体当作国际政治中的一场大地震的话,那么,它的震荡波经过十多年以后仍然在发挥巨大的威力.那次大地震摧毁的是苏联帝国,而今天其震荡波的余热将有可能熔化留有前苏联这座帝国大厦痕迹的一片片砖块瓦砾.这次震荡波是自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开始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迅速席卷到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并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很有可能还要在中亚其他国家继续蔓延.实际上,自格鲁吉亚反对派和平夺权成功以后,属于苏联独联体的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进入选举时期的中亚国家,其当权者在政治生活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如何接受这波"颜色革命"的考验.
推荐文章
社会主义国家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先机的原因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
社会主义国家
计划经济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战争与冲突的类型学分析
冷战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
冲突
第二次改革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
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反危机
“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论
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颜色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二次“和平演变”?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后社会主义国家 “和平演变” 颜色 2003年11月 吉尔吉斯斯坦 格鲁吉亚 国际政治 苏联解体 摩尔多瓦 白俄罗斯 中亚国家 政治生活 前苏联 乌克兰 反对派 独联体 当权者 地震 帝国 痕迹 选举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D5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社会主义国家
“和平演变”
颜色
2003年11月
吉尔吉斯斯坦
格鲁吉亚
国际政治
苏联解体
摩尔多瓦
白俄罗斯
中亚国家
政治生活
前苏联
乌克兰
反对派
独联体
当权者
地震
帝国
痕迹
选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