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胃腑临床与胃腑形体之间的关系,为形体医理学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文献研究,比较与临床探讨的方法对胃腑临床内容与其形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中医胃腑的临床症状、病变主要产生于胃腑形体,治疗胃腑病变的方法与方药基本作用于胃腑实体,中医胃腑与人体解剖学的胃同名同脏.中医胃腑理论是建立在胃腑形体基础之上的.结论:中医胃腑临床的基础是胃腑形体.应该总结归纳有关中医理论与形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建立形体医理学.
推荐文章
中医胃腑实体研究
形体
形体医理学
胃疡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胃疡
消化性溃疡
中医护理
祛痰通腑颗粒治疗以痰瘀腑实型为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祛痰通腑颗粒
急性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叶天士通补胃腑模式新诠
通补胃腑
@叶天士
模式构建
源流疏证
学术探讨
脾胃分治
诠释学
文献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胃腑临床的形体基础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形体 形体医理学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4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体
形体医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