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
公元一世纪前后,位于欧亚大陆文明地带东西两端的中国秦汉、古罗马在纪念性雕塑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就其纪念性雕塑的城市公共性而言,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古罗马,城市纪念雕塑主要被置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和其他公共场所发生有机的联系,而在中国秦汉时代,缺乏像古罗马纪念雕塑的公共性特征,而是形成以陵墓雕塑为中心的纪念雕塑,依附于各种墓葬建筑而置于墓前或埋于地下,这与这一时期的罗马和秦汉的城市功能、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结构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秦汉、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在欧亚大陆两端交辉相映,为后来的东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走向,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各自的艺术魅力.
推荐文章
浅析公共雕塑与公共性
公共雕塑
公共性
公众参与
纪念性公共艺术唤起社会共同记忆
公共艺术
纪念性
共同记忆
城市公共性:城市综合体的社会定位标准
城市综合体
城市公共性
城市功能
以人为本
公共性与基层治理耦合路径研究
乡村治理
乡村公共性
基层治理
乡村公共精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化纪念与情感形式--秦汉与古罗马城市纪念雕塑的公共性艺术比较
来源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秦汉 古罗马 城市纪念雕塑 陵墓雕塑 公共性 城市功能 宗教文化观 社会阶层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学人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J3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120.2005.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娄星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汉
古罗马
城市纪念雕塑
陵墓雕塑
公共性
城市功能
宗教文化观
社会阶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与教学研究
月刊
1674-6120
51-1720/G4
大16开
198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7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