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为了研究粘土的各向异性对孔压生成的影响,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关口-太田应力比概念、结合邢义川-郑颖人方程,构造了一个各向异性旋转屈服面,建立了一个各向异性弹塑性本构模型;据此推导出一个各向异性孔压表达式,该式可以考虑Lode角以及主应力轴的平面旋转对孔压的影响;并采用新的孔压表达式着重分析了三轴应力状态下Lode角旋转以及主应力轴旋转所造成的孔压发展,并对条形荷载下的平面应变各向异性粘土地基中的孔压发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基中由于Lode角旋转造成的孔压不明显,但在荷载边角位置主应力轴旋转造成的孔压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埋深相对较浅的位置.
推荐文章
地层速度各向异性及其应用
各向异性
横波分裂
应力
裂缝
识别
地层评价
软土的弹塑性各向异性损伤分析
软土
各向异性
损伤
弹塑性
能量指标
各向异性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极限平衡分析
软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
各向异性强度比
圆弧滑动方法
大主应力轴方向角
考虑各向异性的软黏土扰动状态本构模型
软黏土
电阻率指标
各向异性
扰动状态概念
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考虑土的各向异性的孔压公式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孔压公式 本构模型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9-13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05.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超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168 2076 23.0 37.0
5 高彦斌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64 475 12.0 20.0
9 汤竞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10 108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各向异性
孔压公式
本构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