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考察水中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有机物的基本机理,采用针-板电极研究了水中高压脉中放电产生过氧化氢的过程,探讨了不同放电条件下过氧化氢的产量,分析了过氧化氢的产生机理以及能量的利用效率.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电极间距的减小和溶液电导率的降低,水中的过氧化氢产量增加.在放电电压为40kV,电极间距为2.0 cm,电导率为2.0μs/cm的情况下,放电80 min后水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可以达到0.895mmol/L.低电压、低电导率以及小的电机间距有利于提高单位电量过氧化氢的产率.电压为20 kV,电极间距为2.0 cm,电导率为2.0 μs/cm时,过氧化氢的产率为21.24mmol/(kW·h).放电过程引起了溶液本身的一些变化,包括pH值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温度的升高以及能量效率的研究表明,放电中的一部分能量变成热量散失.pH值的降低表明过氧化氢的生成来自于放电而不是电解.
推荐文章
过氧化氢对水中苯酚的去除研究
过氧化氢
苯酚
活性炭降解
水中脉冲放电产生过氧化氢及其影响因素
水中放电
介质涂覆
脉冲功率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小麦悬浮细胞
过氧化氢
细胞程序性死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诱导产生过氧化氢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过氧化氢 羟自由基
年,卷(期) 2005,(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991.2
字数 41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05.2005.z1.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318 7688 47.0 69.0
2 杨世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9 115 6.0 9.0
3 史富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5 6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压脉冲放电
过氧化氢
羟自由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