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约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不同宿主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DBA/2和BALB/c小鼠,计算红细胞感染率;收集感染前和感染后1、3、6、9、12、15、20d小鼠血清,并无菌取出脾脏,培养脾细胞.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2水平,并通过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DBA/2小鼠的原虫血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ALB/c小鼠,并于感染后第20d左右自愈;BALB/c小鼠于原虫血症达到峰值水平后全部死亡;DBA/2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于感染后1d即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并持续到第20d;BALB/c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仅于感染后1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DBA/2小鼠NO的产生于感染后3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第6d达到峰值,而BALB/c小鼠的NO水平始终未见明显升高.结论DBA/2小鼠通过感染早期Th1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能够抑制原虫血症,IL-12是启动并维持Th1细胞免疫应答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推荐文章
腹腔单核细胞对约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约氏疟原虫
鬼形红细胞
腹腔单核细胞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约氏疟原虫
小鼠
Th1免疫应答
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的形态
约氏疟原虫
裂体增殖
鬼形红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约氏疟原虫感染不同小鼠免疫分子的应答差异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小鼠 免疫应答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1-803,8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8.3
字数 2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5.09.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伟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60 349 9.0 15.0
2 刘英杰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63 150 5.0 9.0
3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40 540 11.0 19.0
4 刘军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07 411 12.0 16.0
5 王诗卓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1 131 6.0 11.0
6 朱晓彤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8 3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约氏疟原虫
小鼠
免疫应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