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选择AMI后30 d内行CABG的患者21例,根据心功能状态分别选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或乙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胺复合麻醉.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麻醉诱导和维持期,12例术前应用多巴酚丁胺,5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早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例,分别予IABP支持5和7 d后好转.结论AMI后30 d内进行CABG是可行的,但病情的特殊性和手术方式的影响增加了麻醉处理的难度,积极、有效的心功能支持和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的平衡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梗死/外科学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麻醉
年,卷(期) 200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2-6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5.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138 590 11.0 15.0
2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74 252 10.0 13.0
3 张晓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40 367 14.0 18.0
4 陆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