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茎乳孔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单侧面肌痉挛患者36例,采用茎乳孔穿刺法常规穿刺成功后,先后注入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2%泛影葡胺,行头颅螺旋CT扫描.结果CT显示,27例患者造影剂最终显影于面神经转折处,即膝状神经节处,9例显示造影剂达内耳道底附近.面肌痉挛强度及频率在治疗后各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则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造影剂到达的深度与患者3个月后的痉挛强度、痉挛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2周到3个月间,面部自主运动均恢复.结论茎乳孔面神经阻滞机理主要是作用于面神经骨性管道内的血管扩张、炎性渗出等.对面肌痉挛有确实可靠的疗效.
推荐文章
茎乳孔注射地西泮配合SGB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茎乳孔注射
SGB
面肌痉挛
疗效观察
茎乳孔注射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神经电生理评价
茎乳孔内注射药物
面神经麻痹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近茎乳孔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8例
面神经麻痹/治疗
@封闭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茎乳孔面神经阻滞治疗对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机理 逆向造影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1-7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805.2005.1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煜毅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10 85 4.0 9.0
2 田新民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7 72 4.0 7.0
3 夏建光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75 4.0 8.0
4 马玉武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5 4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肌痉挛
机理
逆向造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