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浆中凝血分子标志物蛋白C(PC)、抗凝血酶(A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的变化,为临床判断病情发展、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法国Biomerix公司的Mini-Vidas免疫荧光仪测定43例窒息新生儿和32例足月新生儿PC的活性、VWF及D-D的含量.同时采用美国IL公司的ACL Futura P1us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AT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窒息组AT、PC的活性降低,VWF及D-D的含量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抗凝因子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以高凝状态为主的早期DIC,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浆中AT、PC、VWF、D-D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
推荐文章
心肌标志物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新生儿窒息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
窒息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新生儿窒息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氮端脑钠肽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婴儿,新生
窒息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浆中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测定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窒息新生儿 蛋白C 抗凝血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2.12|R446.11+2
字数 1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05.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林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27 208 7.0 14.0
2 李志光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6 156 8.0 11.0
3 徐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11 85 4.0 9.0
4 霍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11 71 5.0 8.0
5 龚文胜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4 30 2.0 4.0
6 叶素丹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窒息新生儿
蛋白C
抗凝血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