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人类干扰活动导致常绿阔叶林的类型和数量减少,替而代之的是大面积处于不同退化程度的次生林、次生灌丛等,因此加大对其退化特征以及恢复重建的研究已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任务.在对此类植被进行广泛调查基础上,结合数量分类法(在区域尺度上)对退化常绿阔叶林进行类型划分和群落特征的界定,并对一些影响群落恢复和改造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是:(1)不同的人类干扰方式对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形成发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关注人类干扰方式,尤其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形成之间的关系应当进行重点研究;(2)退化群落的种类组成具有自身的特征,同样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整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具有独特的贡献;(3)萌枝更新对退化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起着重要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探讨群落退化的机制和植被恢复途径;(4)种子传播方式、传播距离对于退化群落的种类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并影响到群落结构、动态和物种多样性,也应是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明了群落的退化机理,并为其恢复改造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江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研究
常绿阔叶林
聚类分析
群落
德兴市
信丰县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常绿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
常绿阔叶林
生态功能
生产力
经营类型
可持续经营
临安昌化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常绿阔叶林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群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分析及恢复重建研究的一些问题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退化特征 人类干扰 萌枝 种子传播 常绿阔叶林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6-1803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07.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希华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44 1554 19.0 39.0
2 严晓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5 202 4.0 5.0
3 闫恩荣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15 684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化特征
人类干扰
萌枝
种子传播
常绿阔叶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