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依据近期勘探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央古隆起的形态、核部出露地层、形成发育的力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于早寒武世,来自祁连海槽由西向东的挤压应力和秦岭海槽由南向北的挤压应力是中央古隆起形成和发育的动力学基础.在鄂尔多斯盆地由裂谷沉积发展为碳酸盐岩台地的过程中,中央古隆起先后经历了台内隆起和台缘隆起两个阶段.因此,中央古隆起的持续发育对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格局和天然气的早期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指出古隆起区及其周缘斜坡带,目前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非岩溶白云岩储层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
潮缘滩
沉积微相
致密储层
成岩作用
岩溶作用
裂缝改造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地质结构与成因机制
克拉通盆地
古隆起
板内变形
构造演化
成因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古隆起周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特征
古岩溶地貌
岩溶台地
岩溶斜坡
岩溶残丘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纪中央古隆起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点碰撞
中央古隆起
数值模拟
微板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5.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军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35 900 17.0 26.0
2 郑聪斌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440 8.0 10.0
3 黄建松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112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34)
二级引证文献  (20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