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了两个稻瘟菌株CH63和TH16的杂交后代在36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遗传分析以及无毒基因组成的分析结果.78个子囊孢子菌株中呈现显著的致病性分离,共出现71种致病类型,在不同品种上分别出现1:1、1:3、3:1、1:7、1:15和15:1等的无毒性/毒性分离,表明供试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是一个或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亲本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毒性控制存在多种类型.菌株CH63对品种K 59(Pi-t)、中98-18、特特普、T 641、C 102 TTP(Pi-4)、C 101 TTP 6、E No.11、农虎6号、C101 PKT(Pi-4a)、C 105 TTP-1(Pi-4)、中156和中98-19分别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1461选、6392选、麻谷泰引1号、Lemont、宫崎7号、Vandana、长香稻、青珍8号和珍优3号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对于品种草笛(Pi-k)、品种20中-1、C 104 LAC(Pi-1)、C 103 TTP(Pi-1+1b)、K 3(Pi-kh)、梅雨明(Pi-km)和东农363分别持有2个以上无毒基因;亲本菌株对于品种四丰43、珍龙13、C101LAC和20中-2分别持有2个无毒基因,关东51、欧244持有2个以上的无毒基因,但因亲本菌株对品种的致病型一致,难以判断控制菌株对品种非亲和?屯 性的基因来源.
推荐文章
稻瘟病菌株CH63和TH16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谱构建及无毒基因定位
稻瘟病菌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连锁图谱
无毒基因
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后代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性状表现
栽野稻杂交
花培效率
花粉植株
农艺性状
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后代抗瘟性研究
溶菌酶基因
稻瘟病
抗瘟性
回交转育
明恢6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稻瘟菌株CH63和TH16杂交后代毒性变异及其无毒基因组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杂交后代 致病性分离 无毒基因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24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
字数 5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5.1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瘟病菌
杂交后代
致病性分离
无毒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