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y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的突变效应分析
小麦
高能混合粒子场
60Co-γ射线
突变体
突变频率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混合粒子场
60Coγ射线
有丝分裂
染色体畸变
小麦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1代变异的SSR分析
高能混合粒子场
60Co γ射线
SSR多态性
小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混合粒子场 诱发突变 生物效应
年,卷(期) 2005,(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2-16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335.21
字数 23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05.21.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15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3(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混合粒子场
诱发突变
生物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