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对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进行早期检测,观察DAI早期神经化学代谢的改变,探讨DAI早期MRS检测的最佳时间.方法应用瞬间旋转的致伤装置制作SD大鼠(n=16)DAI模型.在伤前和伤后2、3h进行MRS检测,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胼胝体区域NAA/Cr、Cho/Cr伤后3h明显下降;脑干区域NAA/Cr伤后2h明显下降,Cho/Cr伤后3h明显下降.结论 MRS技术对诊断弥漫性脑损伤后的显微病理改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NAA/Cr比值在受伤后2~3h的急性下降预示着神经轴突功能损伤;Cho水平的急性下降可能与膜的分解代谢有关,尤其在外伤初期3h;推测大鼠DAI早期MRS的最佳检测时间为2~3h.
推荐文章
PARP-1在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脑损伤
弥漫性轴突损伤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实验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免疫组织化学
Rho/ROCK通路在大鼠实验性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
弥漫性轴突损伤
辛伐他汀
RhoA/ROCK
Nogo-A
神经保护
颅脑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氢波谱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化学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1.1+502
字数 2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5.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买利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实验室 48 610 12.0 23.0
2 卢广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实验室 8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月刊
0577-7402
11-1056/R
大16开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2-74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1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06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