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淋溶装置,研究了酸雨作用下红壤铅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酸雨对铅释放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淋溶前期,铅释放因土壤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当淋溶到中期以后,供试红壤铅释放量均表现为随淋溶量的增加而上升.模拟酸雨对红壤中铅的释放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供试红壤不同而异.经过9 150~10 650 mm模拟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相比,pH4.5的酸雨使红壤铅累积释放量提高10.64%~99.19%,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17.02%~483.15%.铅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式来描述,供试红壤平均铅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为Q=-2.5335+0.0266H+6.8677×10-7H2.
推荐文章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中多环芳烃的释放及纵向迁移特征
模拟酸雨
红壤
多环芳烃
释放
纵向迁移
红壤中铝、锰和铁在酸雨作用下的释放特征
模拟酸雨
红壤
释放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中多环芳烃的释放及纵向迁移特征
模拟酸雨
红壤
多环芳烃
释放
纵向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雨作用下红壤铅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酸雨 红壤 释放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9-11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2043.2005.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中坚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7 795 19.0 27.0
2 刘广深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44 1545 25.0 3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雨
红壤
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