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临床特点.方法 1991~2004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第一次AMI的39例CAPD患者为透析组,50例非肾功能不全病人为对照组,比较它们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演变、心肌酶变化和住院期病死率等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透析组的首发症状较不典型;AMI发生后患者就诊时间较迟(P<0.05).透析组不典型心电图演变(61.5% vs 26.0%)和不典型心肌酶变化(90.0% vs 12.5%)均较对照组多(P<0.05),但不典型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均符合AMI的国际诊断标准, 而不典型心肌酶变化则不符合.透析组心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期死亡率透析组高于对照组(69.2% vs 6.0%,P<0.05).结论 CAPD患者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演变和心肌酶变化均不典型,动态观察心电图是诊断AMI较为可靠的手段;发生AMI后CAPD患者住院期病死率极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肌酶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7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194.2005.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幼姬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38 416 9.0 19.0
2 叶任高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205 2034 23.0 38.0
3 郑东文 23 206 8.0 14.0
4 刘思明 38 15 2.0 3.0
5 彭伟成 8 36 3.0 6.0
6 袁飞 12 41 4.0 6.0
7 区冰玲 8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透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肌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