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比较"大椎""命门"穴与非穴间的作用差异.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大椎"组、电针"命门"组、电针非穴组.观察电针对关节炎症局部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穴位间的作用差异.结果:电针"大椎"组下丘脑CRH的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电针各组下丘脑β-EP、IL-2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下丘脑CRH含量与IL-2含量,下丘脑IL-2含量与β-E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γ=0.886,γ=0.946)."大椎"组、"命门"组足爪肿胀率较非穴组低 (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下丘脑CRH、IL-2、β-EP等因素的相互调节,起到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大椎""命门"抗炎作用优于非穴处.
推荐文章
督脉腧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2影响的实验观察
佐剂性关节炎
电针疗法
白细胞介素-2
神经内分泌网络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细胞IL-1和IL-2活性的影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
镇痛
电针"大椎""命门"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应激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佐剂性关节炎
电针
"大椎"
"命门"
应激相关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CRH、IL-2、β-EP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针灸疗法 电针 下丘脑/针灸效应 白细胞介素2/代谢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代谢 β内啡肽/代谢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机理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3-7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47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泓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21 2490 28.0 45.0
2 张露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34 2055 26.0 40.0
3 翟景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6 394 12.0 16.0
4 周登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8 133 6.0 8.0
5 朱文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29 283 9.0 16.0
6 李辉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5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关节炎, 实验性/针灸疗法
电针
下丘脑/针灸效应
白细胞介素2/代谢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代谢
β内啡肽/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