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材料】在人类的各种感觉中,嗅觉产生的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终于找到了答案,清楚地阐述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证实,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的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比如茉莉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阿克塞尔和巴克发现,人体约有1000个基因用来编码气味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这些基因约占人体基因总数的3%。他们的研究显示,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比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细胞的种类与气味受体完全相同。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嗅球中被称为“嗅小球”的微小结构。人的大脑中约有2000个“嗅小球”,数量是气味受体细胞种类的2倍。“嗅小球”也非常的“专业化”,携带相同受体的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到相应的“嗅小球”中,也就是说,来自具有相同受体的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综合测试
来源期刊 高中生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中生:高考
月刊
1671-329X
43-1367/G4
长沙市望城区银星路二段599号
42-251
出版文献量(篇)
130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