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检查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ELISA法及用速率法生化分析分别检测116例PHC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I)、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检测.结果116例PHC患者HBV总感染率为97.4%(113/116).HBsAg阴性为8.62%(10/116).PHC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小三阳)感染类型最多.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只有3例(2.6%)PHC无HBV感染标记.116例PHC患者AFP测定有29例(25.0%)结果阴性,87例测定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5.0%.116例PHC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肝功能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者有较高的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各个指标浓度呈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HBV与PHC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HBV感染不仅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表明肝癌病人常伴有HBV的复制活跃.提示仍有25.0%PHC患者血清AFP检测结果呈阴性而易被漏诊.约有50%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恰当治疗、保肝和护肝措施,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