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水厂因使用不同水质的原水,造成水厂的常规工艺处理出水水质不稳定或无法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的问题,在中试的基础上进行了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运行稳定性的研究.原水为黄河水和滦河水时,出水CODMn<3 mg/L标准的合格率分别为93.3%、99.0%,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41.5%、50.2%;对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2.5%、50.9%;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7.8%、77.6%.以黄河水为原水时有机物去除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受水中有机物种类不同的影响.各项综合指标显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去除水中50%左右的有机物,提高了出水水质的安全性.在出水TOC<3 mg/L、SUVA254<2 L/(mgDOC·m)时,消毒后形成的四氯甲烷量和三卤甲烷量较少,均远低于规定限值.可以采用此方法对消毒产生的四氯甲烷量和三卤甲烷量进行间接的监测.
推荐文章
臭氧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作用
臭氧
生物活性炭
氧化
消毒
浅谈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
净水原理
臭氧接触池
生物活性碳
反冲洗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中水回用
深度处理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
臭氧-生物活性炭
原理
局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饮用水深度处理 臭氧/生物活性炭 消毒副产物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述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991.2
字数 2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602.2005.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123 1544 23.0 33.0
2 韩宏大 99 1807 26.0 37.0
3 何文杰 131 1874 26.0 35.0
4 段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7 113 6.0 7.0
5 丁驰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7 101 6.0 7.0
6 马小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2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饮用水深度处理
臭氧/生物活性炭
消毒副产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