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植物活篱笆恢复紫色土侵蚀沟植被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结果:(1)香根草、芦竹栽植半年即可形成植物篱笆,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据1999年测定,无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为4 210.44 t/hm2,泥沙流失量为1 726.61 t/hm2,而植物篱处理年径流量只为无植物篱处理的7.2%,泥沙流失量为1%;因而被阻截的泥沙在植物篱笆上方淤积,可增厚土层10~20 cm/a,有了土层,植被慢慢恢复,植物篱第1年覆盖度为3%,第2年为10%,第3年为25%,第4年达40%.(2)紫色土坡地水土流失周年变化以5月和6月为高峰期,高峰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总和的45%左右,水土流失为全年流失量的30%左右.由于植物根系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减轻,孔隙增加,因而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流速率均显著高于无植物篱处理,降雨量多,径流也多,同时也有较多的水入渗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而无植物篱则相反,降雨多,径流多,而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也少.
推荐文章
湘中紫色土丘岗区水土流失规律及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坡度
植被覆盖度
土地利用模式
土壤侵蚀规律
允许侵蚀量
紫色土坡地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坡耕地
紫色土
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
紫色土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紫色土
植被
覆盖度
水土流失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
植被恢复
模式
紫色土
衡阳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色土丘陵侵蚀沟建植物篱自然植被恢复及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植物篱 侵蚀沟 紫色土丘陵 植被 水土流失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7.4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5.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庭生 31 311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篱
侵蚀沟
紫色土丘陵
植被
水土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