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验研究了宽接触条形双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在该激光器的输出表面镀增透膜,反馈是由高反射率平面镜和闪耀光栅组成,通过调整平面镜和光栅的倾斜角度,使得特定的空间模式和纵模注入半导体激光器,使之产生振荡,并抑制了激光腔内振荡的其他横模和纵模数,从而输出单瓣近衍射极限的激光束.同时在腔内插入标准具,使得输出激光线宽达到0.02 nm,输出功率在150 mW.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M2为1.16.
推荐文章
半导体激光器混沌输出的延时特征和带宽
半导体激光器
滤波光反馈
延时特征
带宽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混沌光的延时特性和带宽
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双路相位调制光反馈
延时特征
带宽
850nm高亮度近衍射极限锥形半导体激光器
850 nm
锥形激光器
高亮度
光束质量因子M2
98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场分布
半导体激光器
模场分布
高斯光束
发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0.02 nm带宽近衍射极限输出的双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外腔注入 单瓣近衍射极限 宽接触条形半导体激光器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高功率激光与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5-16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248.4
字数 1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剑虹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252 9.0 13.0
2 陈军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45 1175 16.0 26.0
3 吴晓冬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腔注入
单瓣近衍射极限
宽接触条形半导体激光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