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用于因尿酸钠晶体致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身上,并与消炎痛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患肢关节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通过足跖肿胀法和二甲苯鼠耳肿胀法来评价其抗炎效果.结果:温肾化瘀中药在鼠耳肿胀法实验中无明显作用,但在足跖肿胀法中,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于第2天起效,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细胞因子实验中,除TNF-α(P>0.05)外温肾化瘀中药几乎对所有细胞因子均有效,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中药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可能主要与中药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推荐文章
健脾除湿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
痛风/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补气药[剂]/治疗应用
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医案
温阳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法治疗5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法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试谈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的中医临床诊治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温阳化浊
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温肾化瘀 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89.7
字数 4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5.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怡 90 282 9.0 12.0
2 谭万初 28 113 7.0 9.0
3 唐健元 16 157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肾化瘀
高尿酸血症
痛风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