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多发伤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创伤严重程度等级(ISS)评分16分为界,将49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分)和重伤组(ISS>16分),并以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及仪器法检测了正常人和多发伤患者受伤第1、2及3天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多发伤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且重伤组高于轻伤组(均P<0.01),第2、3天明显低于第1天(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重伤组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重伤组(P<0.01).伤后第2、3天均明显高于第1天(P<0.01),并且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第1、2、3天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591,r=0.548,r=-0.470,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重型多发伤初期纤维蛋白原不增高与纤溶增强有关.
推荐文章
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颅脑损伤
CRP
D-二聚体
变化
临床意义
严重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严重创伤
D-二聚体水平
诊断
严重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创伤
创伤性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发伤患者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0-7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2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5.1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波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6 115 6.0 9.0
2 方国安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4 118 6.0 9.0
3 金秀国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3 107 6.0 9.0
4 庄晓玲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0 81 5.0 7.0
5 方汉波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1 104 6.0 9.0
6 刘晓光 舟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室 27 144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和损伤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