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接触法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63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非接触法APC治疗组)和B组(接触法APC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效率和安全性.结果虽然A、B两组在疗效(治愈率:A组:96.8%;B组:96.9%;P>0.05)和并发症(A、B两组各有3例术后1~3d出现轻微上腹隐痛或腹胀,3~7d后自行消失.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上无明显差异,但效率和误伤的差异却极为显著(P<0.01):A组无效操作、治疗用时及误伤次数分别为284次,11min 38s和137次,而B组分别为96次,7min 22s和58次.结论接触法经内镜APC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不仅具有非接触法AP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较非接触法APC操作更加方便,误伤大大减少,效率明显提高.
推荐文章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隆起糜烂性胃炎
病理学
氩离子凝固术
药物疗法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螺杆菌,幽门
螺杆菌感染
胃炎
激光凝固术
胃镜检查
克拉霉素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119例
隆起糜烂性胃炎
蒲元和胃胶囊
氩离子凝固术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体会——附91例报告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道出血
息肉样病变
疣状胃炎
止血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接触法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接触法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 疗效 效率 并发症
年,卷(期) 200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3-10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5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5.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小舫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63 442 12.0 18.0
2 鲍世韵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60 385 11.0 17.0
3 周汉新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微创医学中心 37 265 9.0 14.0
4 潘凯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45 207 8.0 10.0
5 张业祥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微创医学中心 4 23 2.0 4.0
6 邹群英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微创医学中心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隆起糜烂性胃炎
接触法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
疗效
效率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