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御风鼻炎片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健康SD大鼠,实验组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免疫继之鼻局部免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每日给药并用卵清蛋白滴鼻,观察给药前后鼻部症状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鼻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与肥大细胞.结果:试验模型组动物均出现抓鼻,打喷嚏,流清涕等典型的鼻部症状,给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鼻粘膜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上皮层较薄,固有层和腺体无明显炎细胞浸润,模型组上皮层增厚,固有层和腺体有明显炎细胞浸润,给药组上皮层增厚和炎细胞浸润均不显著,且嗜酸性粒细胞数与肥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御风鼻炎片能抑制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的浸润,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推荐文章
消风散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消风散
变应性鼻炎
中药
临床观察
改良鼻炎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改良鼻炎方
变应性鼻炎
对照治疗观察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变应性鼻炎
治疗
进展
疏肝清肝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鼻鼽
疏肝
清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御风鼻炎片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鼻炎/中医药疗法 抗炎(中药)/药理学 @御风鼻炎片
年,卷(期) 2005,(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5-8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05.08.09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雪丽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4 9 2.0 2.0
2 杨甫昭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4 125 6.0 10.0
3 冯英菊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16 181 7.0 13.0
4 牛安琦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8 6 1.0 2.0
5 刘金霞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11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炎/中医药疗法
抗炎(中药)/药理学
@御风鼻炎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