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Ⅰ组38例,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Ⅱ组54例,为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步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定12导联P波时限[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Pd≥40 ms为阳性标准,检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阳性率、灵敏性、特异性.结果 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比较:(127±15) ms 对 (110±12) ms, P<0.001];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 [Ⅰ组与Ⅱ组比较:(53±13) ms 对 (39±10) ms, P<0.01];LAD :Ⅰ组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比较:(46±9) mm 对 (41±7) mm, P<0.05]; LVEF:Ⅰ组低于Ⅱ组 [Ⅰ组与Ⅱ组比较:(51±6)% 对(58±6)%,P<0.05]; Pmin、LVD 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LVD外,Pmax、Pd、LAD和LVEF均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以Pd≥40 ms为阳性标准,检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Ⅰ组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P<0.01),灵敏性84.2%、特异性85.2%.结论 Pd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价值高.
推荐文章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P波
阵发性房颤
P波离散度
卡托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卡托普利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参松养心胶囊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荟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4.1|R541.7
字数 22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83X.2005.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血压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荟萃
月刊
1004-583X
13-106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2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7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