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痹证不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且风寒湿三气还要与形气相结合,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痹.不与形气相合不能为痹.根据风寒湿三气的特性及形气相合,邪气的偏盛,而分别分为行(风)痹、寒(痛)痹、湿(著)痹.三气从阳化热而为热痹.肾虚寒邪深侵,久治不愈,复感三邪而成旭痹.痹证视其邪气的偏胜而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治疗.痹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在治疗主邪以致的痹病时,其他二种邪气的治法,不能没有.旭痹病程长,需坚持长期服药调养,方能取得疗效.
推荐文章
浅析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朱丹溪
痹证
辨治特色
叶天士从络病辨治痹证探析
叶天士
络病
痹证
王焕禄湿热痹证论治
王焕禄
湿热痹证
眩晕辨治体会
眩晕
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
气血不足
风火痰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痹证辨治体会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痹证 中医治疗 辨证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证治探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5.6
字数 4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5.1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痹证
中医治疗
辨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