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加减辨证治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智力的作用.方法:收集大同铁路中心医院2001-06/2003-03收治的22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10~19分),所有病例服用以益气养阴为主的方剂(包括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各30 g,淫羊藿、肉苁蓉、葛根各15 g),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入和血脉、祛痰瘀、开心窍等药物,1剂/d,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服药前后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估患者的痴呆症状(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8分为显效,增加5~8分为有效,增加不足5分为无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7%(17/22).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具有改善和增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智力,具有补脑抗衰老、调和阴阳之效.
推荐文章
老年性痴呆辨治经验
老年性痴呆
平肝熄风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白虎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23例
老年痴呆/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白虎汤/治疗应用
针刺治疗中风后老年性痴呆22例
中风
痴呆
针灸疗法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研究
老年性痴呆
通窍活血汤
吡拉西坦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气养阴合剂加减辨证治疗老年性痴呆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补气(中医) 滋阴
年,卷(期) 2005,(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9.1
字数 2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16.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国 7 35 3.0 5.0
2 李立新 2 14 1.0 2.0
3 尉继伟 6 55 4.0 6.0
4 孙丽萍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疗法
补气(中医)
滋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