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破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推荐文章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别研究
黄芪
分子标记
鉴别
ITS/ITS2序列
SNP
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SSR鉴定
黄芪
转录组
测序
SSR
鉴定
黄芪及其伪品的种子快速鉴别方法
黄芪
伪品
种子
快速鉴别
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研究
膜荚黄芪
传粉昆虫
访花行为
访花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子形态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草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种子 形态特征 鉴别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药材与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2-10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2.7
字数 2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70.2005.07.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俊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40 277 10.0 15.0
2 张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3 1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50)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种子
形态特征
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草药
半月刊
0253-2670
12-1108/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6-77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98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224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