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肩手综合征(shouder 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或Sudeck综合症,或Steinbrocker综合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合并症,是指发生于急性脑血管病后3个月内患侧上肢肩部疼痛,手指腕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血管运动性改变,是脑血管病患者肩痛的主要改变,属反射性神经血管综合症范畴.其发生时间较早、发生率较高、致残率也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卒中患者静脉渗液肢体的选择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瘫痪上肢与健侧上肢静点的对比,探讨在瘫痪上肢的静点,是否是促发肩手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法:对2004年4月-2004年8月经CT、MRI确诊脑卒中的住院患者,筛选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瘫痪上肢静点,对照组在健侧上肢静点.对入选病人进行跟踪观察1mo.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发生时间也较对照组早,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患肢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了淤血水肿.在卒中早期使用患肢上肢静点,将进一步加重患肢神经肌肉血管的负担,因而加速了肩手综合征的出现或加重了肩手综合征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