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氟尿嘧啶(5-Fu)是在临床上目前应用最广的抗代谢类药物,主要经肝代谢,消除迅速,血浆半衰期为10~20分钟,因此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8小时;静脉滴注时可用输液泵连续给药维持24小时.故该药与常用输液长时间配伍后的稳定性是临床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5-Fu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方法:每种输液取三瓶(500ml/瓶),编号,0.9%氯化钠注射液为A组:10%葡萄糖注射液为B3组;5%葡萄糖注射液为C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D组,模拟临床分别在这12瓶输液中各加氟尿嘧啶注射液5 ml.将样品A1、B1、C1、D1在室温(20~25℃)下放置;样品A2、B2、C2、D2在冰箱(2~8℃)中放置;样品A3、B3、C3、D3在恒温培养箱(39℃)中放置.依据药典(2000版2部)氟尿嘧啶含量测定方法,将四组配伍液,按时间间隔(0、2、6、12、24、36、48小时),制成每1 ml约含1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65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4H3FN2O3的吸收系统(E100%1cm)为552计算,测得其含量.结果:四组12个样品氟尿嘧啶含量均在95%以上,与氟尿嘧啶注射液相比,在不同时间内各配伍液的吸收峰形、峰位均无变化;各配伍液均为无色澄清液体,放置过程中无沉淀、浑浊产生,无颜色变化.同时测定pH值,配伍前后无变化.可见氟尿嘧啶注射液与上述四种输注配伍后,在36小时内静滴,药效可靠.其含量稳定性以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为最优,临床可优先考虑.
推荐文章
氟尿嘧啶与8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氟尿嘧啶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长春西汀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长春西汀
输液
配伍稳定性
不溶性微粒
布洛芬注射液的制备及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布洛芬
氯化钠
葡萄糖
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灯盏花素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灯盏花素
稳定性
果糖
色谱法,高效液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尿嘧啶注射液 输液 稳定性
年,卷(期) 2005,(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2902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9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519.2005.2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世岭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药剂科 10 89 6.0 9.0
2 付桂英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药剂科 31 148 6.0 10.0
3 左秀萍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药剂科 8 5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尿嘧啶注射液
输液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