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运用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2003-04/2004-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采用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在股骨头最高点上1.0~2.0 cm处,皮下注射100mg/L葡萄糖溶液40~60mL加正清风痛宁50mg.注射1次/周,连续6次.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5~50 mg,3次/d,柳氮磺吡啶0.5 g,2次/d,服用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下列指标评估.①疼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法,0分表示无痛,10分极痛).②Schober试验:取患者直立时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向上延伸10 cm,向下延伸5 cm各作标记,令患者尽力前屈,记录上下标记之间延伸距离.≥20 cm为正常,<20cm为异常.③扩胸度:患者端坐,记录其第4肋间水平胸廓周径在深吸气及深呼气时之差.④枕壁试验:令患者直立,背靠于墙,头尽力靠墙,记录枕骨隆突距墙壁的垂直距离,正常为0.⑤15 m步行时间:患者尽快走完15 m距离所需时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0±1.5)比(9.0±1.6)分,(27.1±8.2)比(86.3±24.4)s,P<0.05],在疼痛、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15 m步行时间及晨僵时间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3.0±1.5)比(6.2±1.9)分,(5.1±1.8)比(3.8±0.8)cm,(1.5±0.9)比(2.7±1.8)cm,(31.5±17.8)比(50.2±16.5)s,(27.1±8.2)比(45.2±9.8)s,t=1.594~1.958,P<0.01].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行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针对性强,显效快,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患者易接受.
推荐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置换
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强直
置换
外科手术
强直性脊柱炎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的体位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护理
巡回护士
23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功能锻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的疗效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 疼痛 药物疗法
年,卷(期) 2005,(34)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退行性疾病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3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炎,强直性
疼痛
药物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