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r-MH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3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1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加用r-MHT治疗.行经颅多普勒(TCD)动态检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首次TCD检查在发病48h内进行,并且每天重复一次直到发病第14天.结果亚低温组的脑血管痉挛(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第7天及第10天时亚低温组平均血流速度(VMCA)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脉动指数(P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MHT可以显著降低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降低CVS发生的频率,缩短CVS持续时间,减弱CVS的强度,认为r-MHT治疗对防治CVS有显著作用.
推荐文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
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观察
护理
局部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局部亚低温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颅多普勒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变化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纤维蛋白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CD动态观察局部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颅多普勒
年,卷(期) 2005,(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1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5.19.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迟兆富 180 999 14.0 22.0
2 姚红 9 26 3.0 5.0
3 季立兰 4 15 2.0 3.0
4 冯汝军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局部亚低温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经颅多普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